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植樹節的習俗

教育1.12W

中國的植樹節最初由凌首楊和韓安、裴義理等林學家於1915年倡議設立,後來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把他逝世的那天,即3月12日定為植樹節。植樹節的意義在於調節氣候、涵養水源、減輕污染。除了紀念孫中山先生外,還因為植樹節的日期剛好是適合植樹造林的好日子。不僅能夠美化我們的生活環境,還能擴大森林資源、防止水土流失、防風固沙、保護農田、調節氣候、保持生態平衡和促進經濟發展等。植樹節的簡介:中國植樹節定於每年的3月12日,是中國為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促進國土綠化,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生態環境,通過立法確定的節日。

植樹節來歷和意義簡介 植樹節的習俗

植樹節的習俗

植樹節的習俗除了種樹、瞭解樹木的知識還有宣傳環保意識和環保的重要性。植樹節這一天是動員羣眾參加以植樹造林活動的節日,通過植樹活動,激發人們愛林造林的熱情,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從而達到保護自然生態平衡的目的。

植樹節來歷和意義簡介 植樹節的習俗 第2張

植樹節的淵源

中國古代在清明節時節就有插柳植樹的傳統,歷史上最早在路旁植樹是由一位叫韋孝寬的人於1400多年前從陝西首創的。韋孝寬上任後,發現土台的缺點很多,經風吹日曬,特別是雨水沖刷,很容易崩塌,需要經常進行維修,不但增加了國家的開支,也使百姓遭受勞役之苦,既費時費力又不方便。韋孝寬經過調查瞭解之後,毅然下令雍州境內所有的官道上設置土台的地方一律改種一棵槐樹,用以取代土台。

植樹節的生態價值

植樹節的設立是為了倡導人民種植樹木,鼓勵人民愛護樹木,提醒人民重視樹木。樹木對於人類的生存,對於地球的生態環境,都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國設立中國植樹節的根本目的在於保護森林,增種樹木。每一棵大樹的生長都對人類社會有相當大的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