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張衡解釋月食

教育2.28W

張衡認為是地球走到月亮的前面把太陽的光擋住了,提出了“當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暗虛,在星則星微,遇月則月食。”

張衡對月食的解釋 張衡解釋月食

 張衡簡介

張衡,字平子。漢族,南陽西鄂人,南陽五聖之一,與司馬相如、揚雄、班固並稱漢賦四大家。張衡是東漢時期偉大的天文學家、數學家、發明家、地理學家和文學家,他在天文學方面著有《靈憲》、《渾儀圖注》等,數學著作有《算罔論》,文學作品以《二京賦》、《歸田賦》等為代表。除此之外,張衡還發明瞭渾天儀、地動儀,是東漢中期渾天説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後人譽為“木聖”。

張衡對月食的解釋 張衡解釋月食 第2張

 張衡對月食的解釋

月,光生於日之所照篇;魄生於日之所蔽。當日則光盈,就日則光盡也。眾星被耀,因水轉光。當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謂虛。在星星微,月過則食。

 譯文

月亮本身是不發光的,太陽光照到月亮上才產生光。月亮之所以出現有虧缺的部分,就是因為這一部分照不到日光。所以,當月和日正相對時,就出現滿月。當月向日靠近時,月亮虧缺就越來越大,直到完全不見。

標籤:月食 張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