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生活 > 

七夕節的起源

生活8.32K

七夕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一個重要節日。這個節日源於古代的星宿信仰,相傳七月初七是牽牛星和織女星一年一度的相會之日,因此人們在這一天仰望星空,祈求美滿姻緣和家庭幸福。七夕節有很多別稱,一起來看看吧!

七夕節的別稱 七夕節的起源

七夕節的別稱

七夕節的別稱有:七巧節、七姐節、女兒節、乞巧節、七娘會、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女節、蘭夜、小兒節,穿針節、道德臘、星期、雙七、中國情人節等。

1、乞巧節:得名於“七姐誕”的“乞巧”習俗。七月七是七姐的誕辰,“乞巧”是“七姐誕”的重要習俗之一,故又稱“乞巧節”。民間相傳,七姐是天上的織布能手。舊時代女子們向七姐“乞巧”,乞求她傳授心靈手巧的手藝;其實,所謂“乞巧”不過是“鬥巧”。

2、女節:七夕節以少女拜仙及乞巧、賽巧等爲主要節俗活動,故稱女節,亦稱女兒節、少女節。它是中國傳統節日中的女子們專屬節日。女孩子們在這個晚上,除了向織女乞求巧手之外,更乞求婚姻巧配。過去,婚姻是決定女孩子一生幸福的終身大事,所以,世間癡情女子會在七夕當晚,對着星空祈禱自己的婚姻美滿幸福。

3、蘭夜:農曆七月古稱“蘭月”,故七夕又稱“蘭夜”。

4、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的慶祝主體是華人,七夕有個別稱叫做“牛公牛婆日”。

5、小兒節:因爲乞巧、乞文等俗多由少女、童子爲之,故稱之。

6、穿針節:因爲這天有穿針的習俗,故稱。

7、道德臘:道教《天皇至道太清玉冊》稱:七月七日,名道德臘,此日五帝會於西方七炁素天。

七夕節的別稱 七夕節的起源 第2張

七夕節的起源

1、自然天象崇拜

七夕的牛郎織女傳說最早來源於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早在遠古時代,追求秩序的古人們不僅將天空規劃得井井有條,還將星宿與地面區域一一做了對應,這個對應關係就天文來說,稱作“分星”,就地面來說,稱作“分野”。

簡單來說,古人就是將天上每個星座都與地上的實體地理區域一一對應,古代分星與分野目的主要是爲了配合占星理論進行天象佔測。在古代星宿體系中,“牛宿”由6顆星組成,位於銀河的東岸,像兩個倒置的三角形,一上一下,很有特點,不過上面的那個三角形更大一些,亮一些。

而下面的小三角形正好位於黃道上,這幾顆星組成了一個頭上有兩角,卻只有三隻足的牛,因此古人稱其爲“牽牛”。這頭“牛”的南邊有9顆小星,組成了“天田”,是它耕作的地方,再向南看,在接近南方地平線的地方,是“九坎”9星,坎是蓄水的低地,用於灌溉農田。

牛宿的東面緊挨着的是“羅堰”3星,是類似水庫的水利設施。“織女”3星位於牛宿的北部,其中的“織女一”星是全天第五亮星,僅次於“大角”星,因此又常直接稱爲“織女星”。人們將“牛宿星”與“織女星”合稱爲“牛郎織女”。

2、七姐誕

七姐誕,又稱七娘會、七孃媽誕等。七姐(織女星)是編織雲彩、紡織業者,是情侶、婦女、兒童的保護神,七月七日是佢誕辰。“七姐誕”(七孃媽誕)的主要活動有祈福許願、乞求巧藝、祈禱姻緣、保護小孩平安等。拜七姐這類活動已爲人遺忘,只有極少數的宗鄉會館還在這個節日設香案,拜祭七姐;香案一般在七月初七日就備妥,傍晚時分開始向七姐祈福、乞巧。

3、生殖崇拜

”七七"是生命週期。《黃帝內經·素問·上古天真論》:"男不過盡八八,女不過盡七七,而天地之精氣皆竭矣。"它說男子以8歲一個週期,女子以7歲一個週期。女子7歲腎氣盛,換牙齒頭髮變長;二七天癸至,任脈通。

"七"這個數字又指西方,所以七七相遇,應該是結束中的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