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大醫精誠》讀後感怎麼寫

教育2.05W

《大醫精誠》一文出自中國唐朝孫思邈所著之《備急千金要方》第一卷,乃是中醫學典籍中,論述醫德的一篇極重要文獻,為習醫者所必讀。那麼《大醫精誠》讀後感怎麼寫呢?

《大醫精誠》讀後感怎麼寫

《大醫精誠》讀後感(一)

“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為醫,謹慎而後行醫”這句話是我在一位德高望重的醫生的博客中看到的,當時感覺説的非常好,就記了下來。今天讀完孫思邈的《大醫精誠》,發現這句話正是這篇文章的一個非常恰當的縮影,博學而後成醫,厚德而後為醫,這不正是孫思邈所強調的行醫所必需的精與誠嗎?在《大醫精誠》中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即為精要求醫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策發大慈惻隱之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且不得自逞俊快,邀射名譽、恃己所長,經略財物此為誠。不論是這位醫生的話,還是《大醫精誠》這篇文章,兩者都極為準確的概括出了作為醫生這兩個最基本的品質--技術精湛,品德高尚。

自古至今,我國曆史上出現過很多很多的名醫,像李時珍,孫思邈,張仲景等等,他們不但技術精湛,醫德更是高尚,正因此才被當時的老百姓所推崇,被歷史所銘記。祖國醫學繁榮發展離不開諸如此類的人。他們本着仁術、仁心治病救人,為後代的醫者樹立了榜樣。像東漢茗儀張仲景以救人活命為己任,以仁愛救人為準則,指導自己的醫療實際活動。明代大醫藥學家李時珍歷時27年著成了《本草綱目》的鉅著,該書吸取了後代本草著作的精華,糾正了以前的錯誤,並冒着違反統治者意志的危險列舉服食丹藥的害處。該書不僅學術價值高,而且道德價值也很高。

《大醫精誠》讀後感(二)

《大醫精誠》論述了相關醫德的兩個異常:第1個是精,要求醫者不僅要有精湛的醫術,認為醫道是至精至微之事,習醫之人還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第2個是誠,要求醫者不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養,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感同身受的心,並且要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

從古至今,文明社會都非常注重道德建設,我國五千年的文明史也是那樣形成的。中國民族素以禮儀之邦文明於世,以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道德之準則,從而形成了資料豐盛而獨具特色的道德傳統。本文作者孫思邈先生也是以德養性、以德養身,德藝雙馨的典範,成為歷代醫錄和百姓景仰的偉大先師之一。

醫人不得侍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這句話教導我們的大夫不能依仗自我的專長一心謀取財物,只要存有救濟其他人痛楚的想法,(積下陰德)到陰曹地府之中,自會感到是多福的人了。可現實中日益繃緊的醫患關係,又説明了什麼異常?如今的郎中又有幾人可令做得到不經略財物?

在法制化社會日益健全的今天,傳媒技術高度發展的今天,醫療官司已不是什麼新鮮的話題,醫院和大夫不斷的捲入到醫療糾紛當中,大夫的事業道德異常已經增強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是我們的衞生部門急需解決的首要異常。在物品文明高度發達的今天,在精神文明急需發展的今天,金錢的誘惑力已經征服了各個PRO和階層。大夫收紅包,藥品回扣,醫院亂收費,大夫亂開體檢費等不良狀況的呈現,加劇了醫患關係的繃緊度,給原本聖潔的事業蒙上了一層陰影。老百姓害怕生病,害怕去醫院,害怕面對大夫冰冷的表情,但是又不得不去面對,於是他們動不動就求助於法律;而大夫呢,為了明哲保身,經常作出不確鑿的診斷,這正是衞生PRO的傷心,大夫們的無奈啊!

當然我們也不能一味的否定大夫這個事業,在現實日常中也有好多的技術精湛,醫德高尚,全心全意的為人民服務的好大夫!

作為醫學生的我們,一要素,要加強學習醫學PRO知識,增強技術水平;另一要素,現時就要培養自我具有高尚的道德修養,從實踐中吸取教訓和心得,做1個樂於奉獻,忠於人民的健康衞士。發揚醫者救死扶傷,不辭艱辛,身先士卒的大無畏精神,無愧於白衣天使的光榮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