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朱德的故事有哪些

教育1.79W

朱德(1886年12月1日-1976年7月6日),字玉階,原名朱代珍,曾用名朱建德,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之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那麼朱德的故事有哪些?

朱德的故事有哪些

1、以身作則:朱德有個侄孫,不太安心在農村工作,曾幾次寫信給朱德,請求朱德把他調到北京工作,朱德都拒絕了。後來這個侄孫參了軍。一次從東北迴老家探親,途經北京時去看望了朱德。朱德對他説:“你參軍了,咱們是革命同志關係,而後才是其他關係,你要遵守部隊紀律,好好學習,嚴格訓練,努力進步。”幾年後,這個侄孫臨近復員時到北京請求朱德幫他在城裏找個工作。朱德説:“使不得,回原籍安置是政府的政策,我要帶頭執行,不能有半點特殊。你在部隊入了黨,共產黨員更應該服從組織紀律。儀隴縣天地廣闊,需要你,你要愉快地回老家去,由地方組織安排,無論幹啥都要幹好。”這個侄孫聽從了爺爺的教誨,愉快地回到了家鄉,當地政府安排他當了公社的放映員。

2、沉默的笑話:“文革”期間,“四人幫”連朱德這樣一個沉默的老人都不肯放過,足見其心狠手辣。然而,朱德的沉默有着豐富的內涵,有一則政治笑語為證。王洪文當了副主席。有一天,他去看望朱老總,朱老總對他那妄自尊大的神情很輕蔑,瞄了他一眼,用枴杖指指天。又戳戳地,沒有説話。王洪文嚼不出滋味來,便去找鄧小平,鄧小平答道:“這還不明白,是説你不知天高地厚。”

3、朱德的扁擔:為了解決眼前的吃飯和儲備糧食問題,紅4軍司令部發起下山挑糧運動。這些糧食大部分從寧岡的大隴運來。大隴的糧食是礱市、古城等地集中起來存在那裏的。朱德也常隨着隊伍去挑糧,一天往返50公里,光是空手上山下山都很吃力。但他的兩隻籮筐每次裝得滿滿的,走起路來十分穩健利落,年青力壯的小夥子也常被他甩得老遠。戰士們從心眼裏敬佩朱軍長,但又心疼他。四十開外的人了,為革命日理萬機,還要翻山越嶺去挑糧,累壞了怎麼辦?大家一商量,就把他的扁擔藏了起來。朱德沒了扁擔,心裏很着急,他讓警衞員到老鄉那兒買了一根碗口粗的毛竹,自己動手,連夜做起了扁擔。月光下,他破開竹子,熟練地削、刮、鋸。一會兒就把一面黃一面白的半片竹子,做成了一根扁擔。為防止戰士們再藏他的扁擔,就在上面刻了“朱德記”3個大字。第二天,三星未落,挑糧的隊伍又出發了,朱德仍然走在戰士們中間,大家看見他又有了一根新扁擔,感到十分驚奇,崇敬之外更增添了幾分幹勁。從此,朱德的扁擔的故事傳開了。井岡山軍民為了永遠紀念朱德這種身先士卒、艱苦奮鬥的精神,專門編了一首歌讚頌他:“朱德挑谷上坳,糧食絕對可靠,大家齊心協力,粉碎敵人‘圍剿’”。

4、朱德給老師讓座:1959年初春的一天,朱德同志在雲南政治學校禮堂和大家一起看戲。開演前,朱德同志正和觀眾談笑,突然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由服務員引了進來。朱德一眼便認出那位老人原是自己早年在雲南陸軍講武堂學習時的教官葉成林,急忙起身向前,立正敬禮,禮畢又緊緊握住老人的雙手,親切地呼喚:“葉老師”。然後請老人入座,待老人坐定後,他自己才坐下。

5、嚮往和平:時值中國人民志願軍、朝鮮人民軍同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在三八線上的開城進行停戰談判,和平有望。朱德聽説添了第二個孫子。非常高興,説:“朝鮮戰場正在進行和平談判,就叫‘和平’吧!希望這孩子能成為社會主義和平建設的有用之才。”這是朱德同志送給孫子的第一份禮物,這名字裏面一定寄予了一個戎馬倥傯大半生的老人對和平的嚮往,對子孫美好前程的祝願和期望吧!

關於朱德的故事有哪些內容的介紹就到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