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使用,由此絀儒生意思

教育1.83W

譯為:每個人的想法很不相同。秦始皇認為他們的想法很難施行,由此便貶斥儒生。出自自《通鑑紀事本末·豪傑亡秦》)《通鑑紀事本末》是南宋袁樞編輯的紀事本末體史書,也是中國第一部紀事本末體史書,凡四十二卷。始於〈三家分晉〉,終於〈周世宗之徵淮南〉,共1300多年。文字全抄司馬光的《資治通鑑》原文,只是撰寫方式改易。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使用,由此絀儒生翻譯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使用,由此絀儒生意思

原文:

秦始皇帝二十六年,王初並天下,自以為德兼三皇,功過五帝,乃更號曰“皇帝”,命為“制”,令為“詔”。自稱曰“朕”。追尊莊襄王為上太皇制曰死而以行為諡則是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自今以來,除諡法,朕為始皇帝,後世以計數,二世、三世至於萬世,傳之無窮。”

二十八年,始皇東行郡縣,上鄒嶧山,立石頌功業。於是召集魯儒生七十人,至泰山下,議封禪。諸儒或曰:“古代封禪,為蒲車,惡傷山之土石、草木;掃地而祭祀,席因菹秸。”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施用,由此絀儒生。而遂除車道,上自太山陽至顛,立石頌德;從陰道下,禪於樑父。其禮頗採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祕之,世不得而記也。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使用,由此絀儒生翻譯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使用,由此絀儒生意思 第2張

       譯文

秦始皇二十六年,秦王嬴政剛剛兼併六國後,自認為自己品德勝過三皇,功勞超過五帝,於是改稱號為“皇帝”,皇帝的文告稱“制書”,皇帝下達的命令稱“詔書”。皇帝自稱為“朕”。追尊父親秦莊襄王為上太皇。並頒佈制書説:“從前君王死後,依據他生前的事蹟行為定諡號,這是兒子議論父親,臣子議論君王,實在不應該。從今以後廢除諡號制度。朕為第一個皇帝,後世依照順序計數,稱為二世皇帝、三世皇帝以至於萬世,無窮無盡地傳下去”。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使用,由此絀儒生翻譯 議各乖異,始皇以其難使用,由此絀儒生意思 第3張

秦始皇嬴政二十八年,秦始皇巡視東方的各郡縣,登上了鄒嶧山,刻立石碑讚頌秦朝的功德業績。召集魯地的儒家學士七十人,到泰山下,議論祭祀天地封禪之事。有的儒生説:“古代君主封禪,是用蒲草裹上車輪,避免傷害山上的土石草木;清掃地面進行祭祀,使用的席是用草編的。”每個人的想法很不相同。秦始皇認為他們的想法很難施行,由此便貶斥儒生。於是下令修築車道,從泰山向陽的南坡一直到達頂峯,豎立石碑頌揚自己的功德;又從泰山陰面的北坡而下,到樑父山進行祭地儀式。祭祀天地的禮節與在雍城由太祝主持的祭祀上帝的儀式相同,而封藏都十分保密,世人不可能知道而記錄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