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生活 > 

西江千户苗寨海拔多少米

生活2.51W

西江千户苗寨海拔845米左右。西江千户苗寨位於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縣西江鎮南貴村,距雷山縣城36千米,距黔東南州州府33千米,由十餘個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連成片,四面環山,重連疊嶂,梯田依山順勢直連雲天,白水河穿寨而過,將西江苗寨一分為二。

西江千户苗寨海拔多少米

西江千户苗寨的歷史

東漢建武二十三年(47年),漢王朝派出軍隊征剿“武陵蠻”,迫使苗族再次離鄉背井,一部分進入黔東北地區(今銅仁一帶),一部分南下廣西融水,後又溯都柳江而上到達榕江、雷山、台江、施秉等地。苗族在數次大遷徙中,分化成了許多不同的分支。其中,柳氏族、西氏族、尤氏族、苟氏族等幾乎是同時到達貴州榕江,由於西氏族在榕江多處輾轉,到達西江的時間晚於柳氏族。

西氏族到達西江的年代約在600多年以前,但在西氏族到達以前,這裏已經居住着苗族“賞”氏族。西江地名中的“西”指西氏族,“江”通“討”,即西江是“西”氏族向“賞”氏族討來的地方,“西江”因此而得名。“西”氏族到達並定居在西江以後,陸續又有其他苗族分支遷來,形成以“西”氏族為主體的苗族融合體。

傳説西江有千年以上歷史。西江苗族和苗族先祖蚩尤之間有着密切的關係。根據《林蔭記》中記錄的西江苗族子連父名的世系譜,從蚩尤到1732年間共有284代,説明生活在西江的苗族是蚩尤的直系後裔。

西江千户苗寨海拔多少米 第2張

西江千户苗寨的建築特點

1.苗寨的空間佈局苗寨在空間組織上沒有人為秩序的,根據地形特點,因地制宜,不會強行改變自然環境。西江苗寨民居由山腳延伸至山脊順勢而上,舒緩平展,建築高度較低,應和山體形態的原生態,最大限度的保持山體的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以達到建築與自然走勢的有機融合。

2.苗寨特色建築——吊腳樓,貴州多是山地丘陵,使得苗寨建設需要依山傍水順山就勢,進行合理的佈局,在山區利用坡地,依坡築屋,創造出更多的使用空間,建築羣體高低錯、落玲瓏有致。

3.穿鬥式木結構房屋具有結構簡單,穩定性強,易於加工,節點靈活等優點,有優越的應變能力。它對於這一地域的氣候和環境的適應性強,特別是在山坡上建造民居,基礎難以處理的形勢下,想要去掉基礎部分,只需要在柱腳鋪墊塊石即可,因此享有“沒有基礎的房子”之稱。由於材料賦予的靈活性,使建築構造獨具特色,也使建築在外觀上輕盈飄逸、隨坡高低起伏,鱗次櫛比,層疊而上,直至山脊使其更具有美感。

西江千户苗寨的景點有哪些

1、博物館:西江苗族博物館位於西江千户苗寨景內,由具有典型苗族建築風格的六棟單體兩樓建築羣組合而成,外觀為苗族獨特的吊腳樓。館內共設展廳11個,分別為前廳、歷史廳、生產廳、節日廳、歌舞廳、建築技藝廳、服飾銀飾廳、苗醫藥廳、巫文化宗教信仰廳、生活廳、多媒體多功能廳。

館內珍藏有1220餘件苗族文物和350餘張具有代表性的圖片、畫像、書籍,從苗族歷史、生產、生活、節日、音樂、歌舞、服飾、銀飾、苗族醫藥、建築、巫文化宗教信仰展現苗族文化的獨特性和多元性,是研究和了解苗族文化的大看台。

2、吊腳樓:西江千户苗寨的苗族建築以木質的吊腳樓為主,為穿鬥式歇山頂結構。分平地吊腳樓和斜坡吊腳樓兩大類,一般為三層的四榀三間或五榀四間結構。底層用於存放生產工具、關養家禽與牲畜、儲存肥料或用作廁所。第二層用作客廳、堂屋、卧室和廚房,堂屋外側建有獨特的“美人靠”,苗語稱“階息”,主要用於乘涼、刺繡和休息,是苗族建築的一大特色。第三層主要用於存放穀物、飼料等生產、生活物資。

西江苗族吊腳樓源於上古居民的南方幹欄式建築,運用長方形、三角形、菱形等多重結構的組合,構成三維空間的網絡體系,與周圍的青山綠水和田園風光融為一體,和諧統一,相得益彰,是中華上古居民建築的活化石;在建築學等方面具有較高的美學價值

2、風雨橋:出於改善村寨風水條件和方便居民生活考慮,多數苗寨在村寨附近建有風雨橋,以關風蓄氣和擋風遮雨。西江以前有風雨木橋,主要有平寨通往歐嘎的平寨風雨橋和南貴村關鎖整個西江大寨風水的南壽風雨橋。由於是木質結構,幾經修復又被洪水沖毀。

2008年,西江修建的風雨橋有五座,是連接大寨和西江中學的弓形水泥風雨橋、主道一號弓形水泥風雨橋、連接大寨對面的也薅寨二號及四號弓形水泥風雨橋、連接南貴弓形水泥風雨橋,由於以前的風雨橋的建造屬全木式結構,容易被大水沖垮,現所修建的風雨橋全採用水泥和木材的混合結構,使得風雨橋的堅實性和抵禦洪水的能力大大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