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數碼之家 > 

個人計算機發展過程是什麼

個人計算機是指一種大小、價格和性能適用於個人使用的多用途計算機。台式機、筆記本電腦到小型筆記本電腦和平板電腦以及超級本等都屬於個人計算機。那麼個人計算機發展過程是什麼呢?

個人計算機發展過程是什麼

1、計算機的發展主要按照構成計算機的電子元器件來劃分,共分為四個階段,即電子管階段、晶體管階段、集成電路階段、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階段(現在)。

2、第一代(1946—1958年)電子管計算機,計算機使用的主要邏輯元件是電子管,也稱為電子管時代。主存儲器採用磁鼓磁芯,外存儲器使用磁帶。軟件方面,用機器語言和彙編語言編寫程序。這個時期計算機的特點是:體積龐大、運算速度低(一般每秒幾千次到幾萬次)、成本高、可靠性差、內存容量小。

3、第二代(1959—1964年)晶體管計算機,計算機使用的主要邏輯元件是晶體管。主存儲器採用磁芯,外存儲器使用磁帶和磁盤。軟件方面開始使用管理程序,後期使用操作系統並出現了高級程式語言。這個時期計算機的應用擴展到數據處理、自動控制等方面。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己提高到每秒幾十萬次,體積已大大減小,可靠性和內存容量也有了較大的提高。

4、第三代(1965—1970年)集成電路計算機,這個時期的計算機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代替了分立元件,用半導體存儲器代替了磁芯存儲器,外存儲器使用磁盤。軟件方面,操作系統進一步完善,高級語言數量增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也提高到每秒幾十萬次到幾百萬次,可靠性和存儲容量進一步提高,外部設備種類繁多。計算機和通信密切結合起來,廣泛地應用到科學計算、數據處理、事務管理、工業控制等領域。

5、第四代(1971年以後)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計算機。這個時期的計算機主要邏輯元件是大規模和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一般稱為大規模集成電路時代。存儲器採用半導體存儲器,外存儲器採用大容量的軟、硬磁盤,並開始引入光盤。軟件方面,操作系統不斷髮展和完善。計算機的發展進入了以計算機網絡為特徵的時代。計算機的運行速度可達到每秒上千萬次到萬億次,計算機的存儲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功能更加完備。這個時期計算機的類型除小型、中型、大型機外,開始向巨型機和微型機(個人計算機)兩個方面發展,使計算機開始進入人類社會各個領域。

以上就是對於個人計算機發展過程是什麼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