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影視 > 

中國城市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

影視2.81W

六十年來,中國城市發展經歷三個發展階段,每個階段都打上了時代的印記,使城市朝着可持續的路子健康發展。那麼中國城市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呢?

中國城市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

1、1949—1985:城堡型發展模式。中國在1985年前,市區人口最多的上海、北京、天津、瀋陽、武漢5個城市,它們各自的市區面積均不及現在市區面積的1/3。平均每平方公里城市人口超過2萬,可謂高度密集。當時的全國一線城市,如廣州、西安,市區面積僅200平方公里左右;二線城市市區面積則在30平方公里左右。整個社會概念就是城堡型的,近郊也是郊區、農村,城堡型階段的城市規劃,欠缺大中城市空間意識。

2、1986—2000:桶型發展模式。1986年後,國家才針對一二線城市改革發展頒佈一些政策規定,如1984年重慶試點,1986年自貢、揚州等16個城市試點。直到1992年頒佈城市規劃法。1997年廣州上報國家的城市規劃僅500平方公里。但實際上,這期間對城市空間發展沒有一個統一規定,建設部在憑感覺辦事,缺乏空間指導,制度性安排也嚴重滯後,對二三線城市更無規定,把城市空間約束在一個固有的政治套子裏。這期間就是城市當成一個桶,什麼東西都往裏放。農民工不算城市人口,郊區也不是城市,只有高密度建築區、容積率達到一定比例的才是城市。

3、2001年至今:園區型發展模式。中國城市發展,可以説是從2001年起或者從1998年金融風暴前後,亦即中共十五大起獲得突破。這期間,國家對地方的政策放寬了,各種開發區如雨後春筍般誕生。截至2003年底,全國有大小開發區達10萬個,僅東莞一市就有各種工業區或開發區2000多個,國家級、省級、市級或自我級,通過“以徵代建”、“以租代建”、“想建就建”等等方式,圍繞城市或城鎮,大量開發區或工業區迅速發展,園區面積迅速擴大。即便是浦東,也是在1998年金融風暴後迅速發展起來的,僅它今天的面積就超過了上海200年發展的空間,一級城市面積漲了數倍,二級也漲幾倍,園區型城市成為中國城市今天發展的基本形態。

以上就是關於中國城市發展的三個階段是哪三個的全部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