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意思

教育7.95K

意思:自身端正,不用命令人們就會遵行;自身不端正,雖發命令也沒有人聽從。該句出自《論語》中《論語·子路》一文,本文寫的是關於如何治理國家的政治主張,孔子的教育思想,個人的道德修養與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意思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原文

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原文翻譯

孔子説:“自身正了,即使不發佈命令,老百姓也會去幹;自身不正,即使發佈命令,老百姓也不會服從。”

《論語》介紹

《論語》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於戰國前期。全書共20篇492章,以語錄體為主,敍事體為輔,較為集中地體現了孔子及儒家學派的政治主張、倫理思想、道德觀念、教育原則等。

作品多為語錄,但辭約義富,有些語句、篇章形象生動,其主要特點是語言簡練,淺近易懂,而用意深遠,有一種雍容和順、紆徐含蓄的風格,能在簡單的對話和行動中展示人物形象。

《論語》自宋代以後,被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古代學校官定教科書和科舉考試必讀書。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的意思 第2張

孔子介紹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

孔子是當時社會上最博學者之一,在世時就被尊奉為“天縱之聖”“天之木鐸”,更被後世統治者尊為孔聖人、至聖、至聖先師、大成至聖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着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