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記承天寺夜遊翻譯賞析

教育2.21W

翻譯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正脱下衣服準備睡覺,恰好看到這時月光從門户射進來,不由得生出夜遊的興致,於是高興地起身出門。想到沒有可以共同遊樂的人,就到承天寺尋找張懷民。張懷民也還沒有睡覺,我倆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清澈透明。水藻、水草縱橫交錯,原來那是庭院裏的竹子和松柏樹枝的影子。哪一個夜晚沒有月亮?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呢?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清閒的人罷了。

記承天寺夜遊翻譯全文及賞析 記承天寺夜遊翻譯賞析

《記承天寺夜遊》賞析

文章對月夜景色作了美妙描繪,真實地記錄了作者被貶黃州的一個生活片段,也體現了他與張懷民的深厚友誼以及對知音甚少的無限感慨,同時表達了他壯志難酬的苦悶及自我排遣,表現了他曠達樂觀的人生態度。全文情感真摯,言簡義豐,起於當起,止於當止,如行雲流水,一氣呵成。

《記承天寺夜遊》原文

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懷民亦未寢,相與步於中庭。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閒人如吾兩人者耳。

《記承天寺夜遊》註釋

⑴承天寺:故址在今湖北黃岡南。

⑵元豐六年:公元1083年。元豐,宋神宗趙頊年號。

⑶户:一説指堂屋的門,又一説指窗户。這裏指門。

⑷欣然:高興、愉快的樣子。行:散步。

⑸念無與為樂者:想到沒有可以交談取樂的人。念,考慮,想到。

⑹遂:於是,就。至:到。尋:尋找。張懷民:作者的朋友。名夢得,字懷民,清河(今河北清河)人。元豐六年也被貶到黃州,寓居承天寺。

⑺寢:睡,卧。

⑻相與:共同,一起。中庭:庭院裏。

⑼空明:形容水的澄澈。這裏形容月色如水般澄淨明亮的樣子。

⑽藻荇(xìng):均為水生植物,這裏是水草。藻,水草的總稱。荇,一種多年生水草,葉子像心臟形,面綠背紫,夏季開黃花。

⑾蓋:句首語氣詞,大概是。這裏可以譯為“原來是”。

⑿但:只是。閒人:清閒的人。這裏是指不汲汲於名利而能從容流連光景的人。蘇軾這時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這裏是一個有職無權的官,所以他十分清閒,自稱“閒人”。耳:語氣詞,相當於“而已”,意思是“罷了”。

記承天寺夜遊翻譯全文及賞析 記承天寺夜遊翻譯賞析 第2張

《記承天寺夜遊》創作背景

此文寫於宋神宗元豐六年(1083)。元豐二年(1079),蘇軾因“烏台詩案”被貶黃州。元豐三年(1080)二月到達黃州貶所,名義上是“團練副使”,卻“本州安置,不得籤書公事”,也就是説做着有職無權的閒官,到寫這篇文章時已經快滿四年。蘇軾氣味相投的友人張懷民此時也謫居黃州,暫寓承天寺,因有此文。

《記承天寺夜遊》作者介紹

蘇軾(1037—1101),宋代文學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祐進士。曾上書力言王安石新法之弊,後因作詩諷刺新法而下御史獄,貶黃州。宋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官至禮部尚書。後又貶謫惠州、儋州。多惠政。卒諡文忠。學識淵博,喜獎勵後進。

與父蘇洵、弟蘇轍合稱“三蘇”。其文縱橫恣肆,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題材廣闊,清新豪健,善用誇張比喻,獨具風格,與黃庭堅並稱“蘇黃”。詞開豪放一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又工書畫。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