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古詩翻譯

教育8.11K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曹操寫的詩,出自《短歌行二首》其一,全詩通過宴會的歌唱,以沉穩頓挫的筆調抒寫詩人求賢如渴的思想感情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誰寫的詩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古詩翻譯

《短歌行二首》其一原文

短歌行二首·其一

作者:曹操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短歌行二首》其一翻譯

一邊喝酒一邊高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

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

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脱。

那穿着青領的學子喲,你們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

陽光下鹿羣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

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

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麼時候才可以拾到;

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湧而出匯成長河。

遠方賓客踏着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

彼此久別重逢談心宴飲,爭着將往日的情誼訴説。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羣尋巢烏鵲向南飛去。

繞樹飛了三週卻沒斂翅,哪裏才有它們的棲身之所?

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

我願如周公般禮賢下士,願天下英傑真心歸順我。

《短歌行二首》其一註釋

1、對酒當歌:一邊喝着酒,一邊唱着歌。當,對着。一説是應當的意思。

2、幾何:指歲月有多少。

3、去日苦多:可悲的是逝去的日子又已甚多,有慨歎人生短暫之意。苦,患。

4、慨當以慷:猶言“當慨而慷”,指宴會上的歌聲激昂慷慨。當以,這裏是“應當用”的意思。全句意思是,應當用激昂慷慨的方式來唱歌。

5、杜康:相傳是最早造酒的人,這裏代指酒。

6、“青青”二句:出自《詩經·鄭風·子衿》。原寫姑娘思念情人,這裏用來比喻渴望得到有才學的人。子,對對方的尊稱。衿(jīn),古式的衣領。青衿,是周代讀書人的服裝,這裏指代有學識的人。悠悠,長久的樣子,形容思慮連綿不斷。

7、沉吟:原指小聲叨唸和思索,這裏指對賢人的思念和傾慕。

8、“呦呦”四句:出自《詩經·小雅·鹿鳴》。呦(yōu)呦,鹿叫的聲音。蘋,艾蒿。鼓,彈。

9、掇(duō):拾取,摘取。一説掇為通假字,通“輟(chuò)”,即停止的意思。

10、越陌度阡:穿過縱橫交錯的小路。陌,東西向田間小路。阡,南北向的小路。

11、枉用相存:屈駕來訪。枉,這裏是“枉駕”的意思。用,以。存,問候,思念。

12、契闊:契是投合,闊是疏遠,這裏是偏義複詞,偏用“契”的意義。讌(yàn):通“宴”或“讌”,宴飲。

13、三匝(zā):三週。匝,周,圈。

14、海不厭深:一本作“水不厭深”。

15、“周公”二句:引周公自比,説明求賢建業的心思。哺(bǔ),口中咀嚼的食物。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是誰寫的詩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古詩翻譯 第2張

《短歌行二首》其一賞析

開頭八句,作者強調他非常發愁,愁得不得了。愁的原因是苦於得不到眾多的“賢才”來同他合作,一道抓緊時間建功立業。

接着八句情味則更加纏綿深長。“青青”二句原來是《詩經·鄭風·子衿》中的話,原詩是寫一個姑娘在思念她的愛人,曹操在這裏引用這首詩,而且還説自己一直低低地吟誦它,這實在是太巧妙了。

第三個八句是對以上十六句的強調和照應。以上十六句主要講了兩個意思,即為求賢而愁,又表示要待賢以禮。倘若借用音樂來作比,這可以説是全詩中的兩個“主旋律”,而“明明如月”八句就是這兩個“主旋律”的復現和變奏。

最後八句的前四句既是準確而形象的寫景筆墨,同時也有比喻的深意。最後四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地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順,確切地點明瞭此詩的主題。

《短歌行二首》創作背景

關於第一首詩的創作時間,學術界大致有五種説法。

一是在蘇軾《赤壁賦》中“橫槊賦詩”言語的基礎上,《三國演義》稱曹操在赤壁大戰前吟誦這首《對酒當歌》,時間定在建安十三年(208)末。

二是求賢説,張可禮《三曹年譜》中認為時間在建安十五年(210)。

三是賓主唱和説,此主張發自萬繩楠,他認為此詩作於漢建安元年(196),曹操遷漢獻帝於許都之際,曹操與手下心腹如荀彧等人的唱和之作。

四是及時行樂説,但沒有考證具體時間。此説由沈德潛發之,在《古詩源》卷五中有記載。

五是王青的作於招待烏丸行單于普富盧的宴會上的説法,時間在建安二十一年(216)五月。

《短歌行二首》作者介紹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瞞,沛國譙(今安徽省亳州市)人。政治軍事方面,曹操消滅了眾多割據勢力,統一了中國北方大部分區域,並實行一系列政策恢復經濟生產和社會秩序,奠定了曹魏立國的基礎。

文學方面,在曹操父子的推動下形成了以三曹(曹操、曹丕、曹植)為代表的建安文學,史稱“建安風骨”,在文學史上留下了光輝的一筆。魏朝建立後,曹操被尊為“魏武帝”,廟號“太祖”。事蹟見《三國志》卷一本紀。有集三十卷,已散佚。明人輯有《魏武帝集》,今又有《曹操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