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譯文

教育1.52W

翻譯:人們求學明道,有的人失於貪多求全,有些人失於孤陋寡聞,有些人失於輕忽隨便,有的人失於固步自封。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出自《學記》。《學記》是中國古代一篇教育論文,是古代中國典章制度專著《禮記》中的一篇文章,是世界歷史上最早專門論述教育和教學問題的文獻。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翻譯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譯文

《禮記》原文節選

學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後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長善而救其失者也。

《禮記》原文節選翻譯

學生往往有四種失誤,老師必須明瞭。人們求學明道,有的人失於貪多求全,有些人失於孤陋寡聞,有些人失於輕忽隨便,有的人失於固步自封。這四種情況,各人的心情是不同的。教師只有明白學生的心意,然後才能補救他的不足。教育,也就是培養、發揚學生的長處,而補救、避免學生的短處。

《禮記》原文節選註釋

1、則:於。多:貪多求全,務為氾濫。

2、寡:孤陋寡聞,思路不開。

3、易:漫易輕忽。

4、止:故步自封。

5、心:心意,心情。

6、救:幫助克服。

7、長(zhǎng)善:培養、發揚學生的長處。

《禮記》賞析

文章闡明瞭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學的制度、原則和方法,教師的地位和作用,教育過程中的師生關係以及同學之間的關係,比較系統而全面地總結和概括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教育經驗。其文言簡意賅,喻辭生動,文勢流暢,具有一定的藝術性。

《學記》繼承了先秦儒家的一貫思想,把教育作為實施政治,進行社會管理的最有效手段,所以《學記》一開篇就用格言式的優美語言論述了教育的目的與作用。

《學記》開篇指出,自古以來,凡是有作為的統治者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國家,僅僅依靠發佈政令、求賢就士等手段是不可能達到目的的,統治者要想使百姓遵守社會秩序,形成良風美俗,從而達到天下大治的目的,必須發展社會教化,通過社會教育手段,提高全體國民的文化素養和道德自覺來實現。

另外,人雖具有天生的善性,但是,不接受教育,不經過努力學習,就無法懂得道理,更不能遵守”王者”的法令。這就像一塊美玉一樣,質地雖美,但不經過仔細地雕琢,就不能成為美器,古代的帝王深諳此理,他們在建設國家,統治人民的過程中,始終高度重視發展教育,使其優先發展。

《學記》的作者以託古改制的方式,用格言式的精美語言闡發了教育在移風易俗和建國君民中的作用,強調了教育為社會政治服務的目的,從而把教育與個人發展與社會進步密切相聯,尤其突出了教育的政治功能,形成了中國古代教育的突出特色。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翻譯 人之學也或失則多或失則寡或失則易或失則止譯文 第2張

《禮記》創作背景

《學記》是《禮記》中的一篇,其成書年代大約為公元前四世紀至公元前三世紀。據郭沫若考證,其作者可能是孟子的學生樂正克。

顧樹森支持郭沫若的説法,認為“《學記》是寫作於戰國後期而為樂正子一派儒者的作品,它是繼承思孟一派的觀點而從性善出發的,可能是孟軻弟子樂正克所作”。高時良也同意這種看法,認為《學記》是“戰國時期的作品,具體時間在戰國後期。

《禮記》作者介紹

樂正克,姓樂正,名克,戰國時魯國人,思孟學派的重要人物。郭沫若認為,他是孟軻的高徒。他以職業為姓,其祖世代為學官。其主要貢獻是撰寫教學理論專著《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