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生活 > 

關於除夕的來歷和風俗

生活7.03K

除夕,是時值每年農曆臘月(十二月)的最後一個晚上。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也就是辭舊迎新、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的節日。除夕的風俗有年夜飯、貼春聯、守歲、燃爆竹、祭祖、掛燈籠、吃餃子、吃年糕、壓歲錢等。

除夕的來歷和習俗 關於除夕的來歷和風俗

“除夕”這個詞最早見於《風俗通義·祀典》,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對兄弟,叫神荼和鬱壘,這倆兄弟有項突出的才能,就是抓鬼。他們經常在度朔山上的一棵大桃樹下檢閲眾鬼,審問它們究竟有沒有罪行,若有害過人的,就用葦草制的繩索綁起來,扔給老虎吃。後來政府聽説了這事,就常常在臘月的“除夕”裝扮桃木做的人,垂着葦索,在門上畫老虎,希望能抵禦惡鬼。

除夕的來歷和習俗 關於除夕的來歷和風俗 第2張

除夕這一天對華人來説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除舊迎新,吃團圓飯。家庭是華人社會的基石,家人的團聚讓人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與滿足。吃年夜飯,是春節家家户户最熱鬧愉快的時候。大年夜.豐盛的年菜擺滿一桌,闔家團聚,圍坐桌旁,年夜飯的名堂很多,南北各地不同,有餃子、餛飩、長面、元宵等,而且各有講究。

除夕的來歷和習俗 關於除夕的來歷和風俗 第3張

除夕是新年的前一天,是當年的最後一天。在這一天,人們會準備許多飯菜,還會包水餃,一家人圍在飯桌面前其樂融融。除夕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貼春聯,春聯也叫做門聯,寓意着人們對來年美好生活的嚮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