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生死契闊與子成説翻譯

教育3.25W

生死契闊,與子成説意思:一同生死不分離,咱們誓言立心裏。該句出自《詩經》中的一首詩《邶風·擊鼓》,此詩描寫主人公被迫從軍南征,調停陳、宋兩國關係,長期不得歸家而懷念家鄉親人。詩從體現戰爭氣氛的鼓聲寫起,渲染出一幅兵荒馬亂的情景,表達了主人公怨懟而又無奈的心情。

生死契闊與子成説意思 生死契闊與子成説翻譯

  《邶風·擊鼓》原文

擊鼓其鏜,踴躍用兵。土國城漕,我獨南行。

從孫子仲,平陳與宋。不我以歸,憂心有忡。

爰居爰處?爰喪其馬?於以求之?於林之下。

死生契闊,與子成説。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于嗟闊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邶風·擊鼓》翻譯

戰鼓擂得震天響,士兵踴躍練武忙。有的修路築城牆,我獨從軍到南方。跟隨將軍孫子仲,要去調停陳與宋。長期不讓我回家,使人愁苦心忡忡。安營紮寨有了家,繫馬不牢走失馬。叫我何處去尋找?原來馬入樹林下。一同生死不分離,咱們誓言立心裏。我曾緊握你的手,到老和你在一起。歎息與你久離別,再難與你來會面。歎息相隔太遙遠,難以實現我誓言。

  《邶風·擊鼓》註釋

1、邶(bèi)風:《詩經》“十五國風”之一,今存十九首。邶,周代諸侯國名,地在今河南湯陰東南。

2、其鏜(tāng):猶言“鏜鏜”,形容鼓聲。古代敲鼓以召集民眾。

3、踴躍:猶言鼓舞。一説跳躍,奮起,此為喜好的意思,是窮兵黷武的瘋狂模樣。兵:武器,刀槍之類。

4、土:挖土築城。國:城郭。城:修城。漕(cáo):城牆外的護城河。一説衞國城邑,在今河南滑縣境。

5、南行:指出發到南方去打仗或服役。

6、孫子仲:即公孫文仲,字子仲,出征的主將。

7、平陳與宋:調停陳、宋兩國敵對關係,使之和好。平,和,講和。陳,春秋諸侯國,帝舜之後,都城在今河南淮陽。與,於。宋,春秋諸侯國,為殷商遺民國家,都城在今河南商丘。

8、不我以歸:“不以我歸”的倒裝,有家不讓回。以,在此有讓、使、允許的意思;一説通“與”。

9、有忡:猶言“忡忡”,憂慮不安的樣子。

10、爰(yuán):發聲詞,猶言“於是”,在這裏。一説“於何”的合音,在哪裏。

11、喪馬:丟失戰馬,意味着難以逃離戰場,有喪命之虞。喪,喪失,此處謂跑失。

12、於以:於何,在哪裏。

13、林之下:山麓樹林之下。

14、契闊:聚散、離合的意思。契,聚合。闊,離散。

15、子:指其妻。成説(shuō):約定,發誓,訂立誓約。

16、偕老:一起到老。

17、于嗟:吁嗟,歎詞。於,同“籲”。闊:指遠別。

18、不我活:不和我相聚。活,通“佸”,相會,聚會。

19、洵:遙遠,久遠。《韓詩》作“夐”,即迥遠之義。

20、信:守信,守約。一説古“伸”字。

  《邶風·擊鼓》賞析

《邶風·擊鼓》一詩反映了一個久戍不歸的征夫對戰爭的怨恨和對家人的思念。詩人以袒露自身與主流意識的背離,宣泄自己對戰爭的牴觸情緒。

全詩五章,每章四句,此詩前三章徵人自敍出征情景,承接綿密,已經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後兩章轉寫徵人與家人別時信誓,不料歸期難望,信誓無憑,上下緊扣,詞情激烈,更是哭聲幹霄:寫士卒長期征戰之悲,無以復加。

生死契闊與子成説意思 生死契闊與子成説翻譯 第2張

  《邶風·擊鼓》創作背景

《邶風·擊鼓》是一篇典型的戰爭詩,是一位遠征異國、長期不得歸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鄉之歌。清代方玉潤《詩經原始》認為它是“戍卒思歸不得之詩也”。關於此詩的時代背景有不同説法。

《鄭箋》中認為是魯隱公四年(前719年)夏,衞聯合陳、宋、蔡共同伐鄭。許政伯認為是指同年秋,衞國再度伐鄭,搶了鄭國的莊稼,這兩次戰爭間有兵士在陳、宋戍守。

  《邶風·擊鼓》作者介紹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

尹吉甫(公元前852—公元前775),西周時期房陵人(今湖北房縣) ,黃帝之後伯儵族裔,尹國的國君,字吉父,一作吉甫,兮氏,名甲,金文作兮甲、兮伯吉甫。尹吉甫本姓姞,因被封於尹(今山西隰縣),所以又稱尹吉甫,尹吉甫仕於西周,征戰于山西平遙、河北滄州南皮等地。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時期魯國陬邑(今山東省曲阜市)人,祖籍宋國慄邑(今河南省夏邑縣),中國古代偉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大成至聖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