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教育5.19K

在看完一部作品以後,這次觀看讓你心中有什麼感想呢?為此就要認真思考觀後感如何寫了。那麼《錢學森》電影觀後感怎麼寫呢?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怎麼寫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怎麼寫(一)

“你在一個清朗的夏夜,望着繁密的閃閃羣星,有一種可望不可及的失望吧。我們真的如此可憐嗎?不,決不!我們必須征服宇宙。”——錢學森

第一次看到上頭的這句話,是在央視最近拍的重大理論文獻影視片——《錢學森》上。説出這句話的人,當時是個年僅二十四歲的青年,僅憑這樣的豪言壯志,便可成為年輕人佩服的對象。而愈使人震撼的是,他不僅僅是個敢於夢想的有志者,更是一位了不起的實踐者。日後他取得的成就,光閃閃的撐起自我年輕的夢想,丹青留名。

在電影《錢學森》中,倒敍與插敍相結合,講述着錢學森在美國時期對美國的科學貢獻,錢學森與妻子生活感情點滴,被美國懷疑而幾次被捕入獄理解調查,被美國政府監控管制失去自由而無法歸國,與朋友相濡以沫經過電話中播放的《我的祖國》表現了歸國報效之堅定信念和朋友的撫慰理解,期間穿插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發展大背景和對科學工作者的重視和尊重,在黨中央和中國政府的努力之下,錢學森一家幾經波折最終踏上了歸國之旅。

錢學森偕同家人歸國後受到了毛主席、周恩來、陳賡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並臨危受命擔負起中國原子彈和氫彈的研製重任,這些科研項目和科研環境對當時的中國而言舉步維艱,甚至對美國科學家看來也是“一項極其艱鉅的任務”,藉助美國先進的科學條件足以讓錢學森順利施展其天才般的科學創造力助其享譽盛名,可是錢學森寧願“回家種蘋果”也不遠忍受美國的不信任和不自由而毅然回國報效祖國,此處家國情懷經過中美之間現實的物質條件和科學環境的強烈比較,更突出了錢學森的家國情懷和經過所學技能報國的執着。

甘肅科研基地漫天黃沙、物質匱乏,正直中國面臨三年重大自然災害時,蘇聯政府雪上加霜撤走蘇聯科學家導致科研進程遇到嚴重阻礙,錢學森帶領着中國科研人員和部隊戰士徹夜奮戰,面臨着種。種現存的和未知的挑戰,衝出重圍最終成功研製了我國第一枚自主研發的導彈,而後原子彈、氫彈和衞星的研製成功壯大了國家的軍事和科研實力,當蘑菇雲騰空而起之時,所有為新中國兩彈一星做出貢獻的科學家已經無憾於人民、無憾於國家、無憾於人生了!他們的夢想和執着已經隨着蘑菇雲和衞星的升騰綻放在了宇宙中,化作了永恆的一幕!

在影片的尾聲,錢學森的夫人蔣英在公園散步時這樣説過:“中國能夠沒有蔣英,但不能沒有錢學森!”聲音柔和,但,這堅如磐石的語氣感動着所有的人。他們把深深的伉儷之情融入到了對祖國的大愛,一個他為了祖國事業奉獻了畢生的精力,一個她為祖國奉獻了無悔的韶華青春。

愛國主義是一個常説常新的話題,當今的中國經歷了30多年改革開放的歷程,已經擺脱了以前一窮二白的局面。2007年,我國一躍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2008年成功舉辦了奧運會,載人飛船發射成功……這一切令人驕傲的成就證明,我國正在邁着豪邁的步伐向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方向前進。然而,也就是在這30多年裏,隨着市場經濟不斷同國際接軌,很多崇尚個人自由主義的思想也大舉進入我國,對我國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設產生了強烈的衝擊和挑戰。如何在這個特殊的時期,選擇自我前進的道路?這是每個人都應當深刻思索的問題。愛國科學家錢學森,以自我歷經的道路,為我們每個人供給了深刻的啟示。

進入21世紀的今日,一個國家和民族真正實現崛起,主要表此刻禮貌創造,反映在科技發展上。一個偉大的民族僅有為人類禮貌供給了很多創新成果,方可證明自我、成就自我。所以,正在崛起的當代中國,弘揚錢學森的科學創新精神,對於引領我們國家和民族的發展走向極其重要。而對於我們普普通通的一員,我們的工作可能沒有什麼高科技,可是我們也一樣需要具有創新精神,任何事情,僅有創新才能有發展,才能更好的為國家和人民服務。

《錢學森》電影觀後感怎麼寫(二)

走近錢學森我讀懂了“信念”二字。

——題記

他,是一位愛國主義者;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他,是中國物理科學的奠基人——錢學森。

是什麼,讓它成為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又是什麼,將他的個人前途與祖國的命運聯繫在一齊?——是信念。

他曾説過:“我的事業在中國,我的成就在中國,我的歸宿在中國。”帶着這堅定的信念與熾熱的愛國之心,出身於加州理工學院並且在美國擁有優越的研究環境和資源的教授錢學森,歸心似箭的他,一心想用自我的學識,回報自我的祖國,而意識到錢學森巨大價值的美方對其歸國設置了重重障礙,甚至以間諜罪名逮捕錢學森。

但在觀看這部影片時,我至始至終相信,懷有堅定信念的錢學森必須能克服一切困難並且回到自我的祖國。與此同時期間充滿了各種感動令人心潮澎湃:

他説:“不要服我,要服科學。”

他説:“我必須要讓中國人擁有自我的原子彈和導彈,哪怕它的存在帶來質疑和爭論。”

他説:“不就是天上掉下來了麼,今日掉下來,明天我們把它給射上去。”

聽到這些,我頓時感到肅然起敬。他的中華名族傳統美德,他的名族氣節,他的奉獻精神無不令人敬仰,尤其是他的堅定信念與熾熱的愛國之心。

俗話説: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弗亂其所為。所以要想成就一番大業,“苦”是在所難免的,而要想在苦中堅持下來,那信念是最基本的條件。試問,哪一位名人,偉人在經歷苦難,在事業最艱難最苦的時候沒有堅定的信念呢?包括錢學森在內,雖然在回國時遭到了種。種困難與挫折但他不也是懷着堅定的信念從不放棄,因而在周總理的關懷下,最終回到祖國的懷抱並研製了第一顆導彈,實現了立志報效祖國的偉大夢想。他這一生不為利所累,不為名所困,不為權所惑。

人生有涯,死而不已。縱觀古今中外之集大成者,無一不是有着堅定的信念。他們或許視金錢如糞土或視名譽如草芥……,然而,在信念面前,他們卻都如信徒一般,虔誠的頂禮膜拜。

“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是我們耳熟能詳的一句話,它説明了“苦”是不可逃避的,而如果正視“苦”,那就需要我們要堅定的信念。

錢學森這一生,想人之不敢想,言人之不敢言,為人之不敢為。他的一生,是傳奇的一生;他的一生,使我獲益匪淺。讓我學會了勇攀高峯、與時俱進、開拓進取的意志與信念!

關於《錢學森》電影觀後感怎麼寫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