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血戰湘江》觀後感怎麼寫

教育1.1W

《血戰湘江》影片講述了1934年紅軍34師官兵付出巨大犧牲奮力掩護黨中央渡過湘江、成功突破封鎖的悲壯故事。那麼《血戰湘江》觀後感怎麼寫呢?

《血戰湘江》觀後感怎麼寫

《血戰湘江》觀後感範文(一)

今天,我觀看了一場影片《血戰湘江》,“哪怕經歷人間湘江!”這是紅軍戰士們鏗鏘有力,以生命寫下的誓言。經煉獄,也要堅決服從命令,保衞黨中央,保衞毛主席,渡過軍戰士們那勇敢而不怕犧牲的精神,深深感動了我。

這部影片是講述了82年前的11月27日至12月1日紅軍戰士在興安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5晝夜,最終從全州渡過湘江。但是紅軍戰士們也為此付出了慘重的代價,由長征出發時的8萬多人鋭減至3萬餘人。這麼慘重的代價真令我們悲哀。

這部影片最令我印象深刻的鏡頭是:鄉親們去送東西給紅軍戰士們吃,還説等他們回來過大年。但是卻犧牲了這麼多人。這一個鏡頭是令人感動,也是令我流淚了。

我非常敬佩那些紅軍戰士們,他們不怕犧牲的與日本鬼子拼命,他們吃的是乾糧,而且睡也沒睡好,就只能休息幾小時就又要與日本鬼子打起來,我們的紅軍戰士就算敵人開着坦克來攻擊紅軍戰士們,但他們都不會怕死而半途而廢,而是把命都搭上去了。

看着他們戰爭的場面,看着他們一個個被敵人攻擊的場面,那鮮血……如果沒有他們就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有美食吃,有衣服穿,還有漂亮的房子住,而紅軍們呢,整天為了戰爭而奮鬥。所以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長大後要報答祖國,報答父母。

觀看完《血戰湘江》後,我感到那偉大的戰士們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無堅不摧,艱苦卓絕的集中體現,增強了我們對唯心的高度自信。

《血戰湘江》觀後感範文(二)

去年大火的《血戰鋼鋸嶺》,確實是近年來戰爭題材中的優秀作品,戰爭的殘酷、人性的反轉、善與惡的交織、生與死的洗禮……觀眾們隨着影片彷彿穿越時空隧道,重回到二戰的主戰場,重温沖繩戰場的慘烈一役。而正在全國影院熱映的《血戰湘江》,從戰爭的慘烈程度上來看,並不亞於《血戰鋼鋸嶺》,偏寫實的風格、硬碰硬的對戰模式、全程無尿點的戰爭場景,把炮火帶進了影院,把硝煙帶出了銀幕,真實殘酷的呈現了紅軍在生死存亡之際的關鍵一戰。

不同於一般的國產戰爭題材,影片不僅注重真實的展現戰爭場景,更注重刻畫人物內心的同時。從張一山誇張的表情、從保劍鋒滿臉是泥的表情中,看得出戰爭的殘酷。電影還刻畫了四種不同形式的戰爭場面,有硝煙瀰漫的陣地戰、慘烈無比的肉搏戰,還有意志比拼的牽制戰、緊張激烈的遭遇戰等,喜愛軍事題材的影迷們絕對感覺夠硬。

《血戰湘江》真實再現“湘江戰役”中的新圩之戰、界首之戰、覺山之戰等,所以可能會顯得有些主旋律。但是全片節奏簡單、明快,戰爭場景從始至終貫穿全片,無論是開場的炮火紛飛、屍橫遍野的慘烈場面,還是悲情的界首阻擊戰,其他在敵人的包圍圈中奮力突圍、冒死度江等場景,幾場大戰聯繫緊密,毫不拖泥帶水反而是一氣呵成,帶給觀眾的是血往上湧、熱血沸騰的直觀感受,把主旋律拍出了新花樣。不少影迷,走出電影院不禁説到,我軍還有這種操作,夠硬,夠爽!

為真實還原國共兩軍對壘時短兵相接、緊張刺激的戰鬥場景,本片導演陳力掘棄了當下戰爭片普遍採用的三維製作、綠幕摳像等表現手法,而是全部採用真槍實彈,炸藥用了2噸,從而將寫實風格原汁原味的加以呈現,更真實的表現了戰爭的現場感、緊張感、窒息感、壓迫感。隨着劇情的展開,觀眾儼然如同戰士進入戰場一樣,產生身臨其境的現場感受。電影畫面很良心,拍攝實打實,不摳圖,不玩特技,實打實的拍,沒有花架子,只有真英雄,貨真價實的東西總會被人看好。

這部製作、投入都堪稱是大手筆的影片中,對演員的演技和體能要求無疑更高。好在有年輕的老幹部張一山坐陣,加上保劍鋒、王大治等一眾的拼命演出,所有演員不靠顏值譁眾取寵,靠的是實打實的演技,才有如此過硬的品質。影片的音響效果爆棚,轟炸機的低空飛行、炸彈在戰場爆炸、坦克強勢行進,以及各種槍炮聲紛繁複雜交織在一起,帶給觀眾一次難得的視聽體驗。

戰爭題材一直都是外國片的天下,《野戰排》、《拯救大兵瑞恩》《父輩的旗幟》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作,一部《血戰湘江》儘管還不能達到好萊塢工廠的整體水準,但還是帶來了太多驚喜,總算是揚眉吐氣了一把。八十多年前的一段戰爭歷史,經過當代電影的表現手法躍然銀幕,看起來還是那樣的歷歷在目和令人揪心,儘管早已知曉了影片的結局,但伴隨着影片的進程,重温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這種感覺依然很神奇。影片《血戰湘江》在展現戰爭殘酷的基礎上,融入了戰友情、父子情、兄弟情,既催人淚下又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