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生活 > 

端午節有哪些傳説

生活6.26K

端午節又稱龍舟節,是中國傳統節日之一。傳統的端午節有許多神話和傳説,其中最流行的是關於屈原的故事。端午節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佳節,也是一種愛國主義教育和文化傳承的載體。那麼,端午吃粽子代表什麼文化內涵?端午節有哪些傳説?下面將由天奇小編為大家詳細解答。

端午吃粽子代表什麼文化內涵 端午節有哪些傳説

端午吃粽子代表的文化內涵

端午節吃粽子,不僅僅是為了紀念屈原,更是一種文化傳承,有着它特殊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內涵。端午節吃粽子,擁有着悠久的歷史,有着它特殊的文化內涵,它不僅僅代表着中華民族的文化,更代表着中華民族的榮耀和傳統。

端午節的傳説

1、紀念屈原説,最廣為流傳的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傳説在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在五月初五跳汨羅江自盡,百姓們為了不讓江裏的魚蝦吃掉他的身體,也為了他的靈魂不在江裏餓着,人們用粽葉包裹食物扔進江中,之後形成了端午食粽的風俗,端午的風俗還有划龍舟、戴香囊、系五彩繩、掛艾草、塗飲雄黃酒等。

2、紀念伍子胥説:伍子胥心懷家國,卻被奸臣陷害,為自證清白自刎而死,在五月五日那天屍體被投入江中,因此有傳言説端午是為了紀念伍子胥。

3、紀念孝女曹娥説,相傳曹娥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由此傳為神話,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孝女曹娥之日。

4、紀念介子推説,介子推是寒食節與清明節由來傳説的主角,可也有認為端午節的由來與介子推有關。據東漢時期蔡邕的琴曲著作《琴操》中説,端午節係為紀念先賢介子推。

端午吃粽子代表什麼文化內涵 端午節有哪些傳説 第2張

端午節有哪些相關詩詞

1、《端午》唐·文秀: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2、《五月五日》宋·梅堯臣: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後蹤。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峯。

3、《六幺令·天中節》宋·蘇軾:虎符纏臂,佳節又端午。門前艾蒲青翠,天淡紙鳶舞。粽葉香飄十里,對酒攜樽俎。龍舟爭渡,助威吶喊,憑弔祭江誦君賦。感歎懷王昏聵,悲慼秦吞楚。異客垂涕淫淫,鬢白知幾許?朝夕新亭對泣,淚竭陵陽處。汨羅江渚,湘累已逝,惟有萬千斷腸句。

4、《端午三首·其三》宋代·趙蕃: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我欲於誰論許事,舍南舍北鵓鳩喧。

5、《端午即事》南宋·文天祥: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丹心照夙昔,鬢髮日已改。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6、《己酉端午》元·貝瓊: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海榴花發應相笑,無酒淵明亦獨醒。

7、《競渡詩》唐·盧肇: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衝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8、《午日觀競渡》明代·邊貢:共駭羣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雲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會,醉諷離騷不解愁。

9、《午日處州禁競渡》明·湯顯祖: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情知不向甌江死,舟楫何勞吊屈來。

10、《浣溪沙·端午》宋·蘇軾: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流香漲膩滿晴川。綵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雲鬟。佳人相見一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