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生活 > 

糉子怎麼來的

生活1.84W

糉子,由糉葉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華民族傳統節慶食物之一。公元前340年,愛國詩人、楚國大夫屈原面臨亡國之痛,於農歷五月五日,悲憤地懷抱大石投江身亡。爲了不使魚蝦損傷他的軀體,人們紛紛用竹筒裝米投入江中,引魚蝦來食。以後,每到這一天,人們便竹筒裝米投江,祭奠屈原,這就是我國最早的糉子的由來。到了漢代建武年間,人們便以“菰葉裹黍(shǔ)”,做成“角黍”,世代相傳,逐漸發展爲我國端午節食品。

糉子的來歷 糉子怎麼來的

糉,即糉籺,俗稱糉子,主要材料是糯米、餡料,用箬葉(或柊葉、簕古子葉等)包裹而成,形狀多樣,主要有尖角狀、四角狀等。糉子的南北叫法不同,北方產黍,用黍米做糉,角狀,古時候在北方稱“角黍”。

糉子的來歷 糉子怎麼來的 第2張

由於各地飲食習慣的不同,糉子形成了南北風味;從口味上分,糉子有鹹糉和甜糉兩大類。從餡料看,北方有包小棗的北京棗糉;南方則有綠豆、五花肉、豆沙、八寶、火腿、冬菇、蛋黃等多種餡料,其中以廣東鹹肉糉、浙江嘉興糉子爲代表。

糉子的來歷 糉子怎麼來的 第3張

糉子作爲中國歷史文化積澱最深厚的傳統食品之一,傳播甚遠。端午食糉的風俗,千百年來,盛行不衰,而且流傳到朝鮮、日本及東南亞諸國。

標籤:糉子 來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