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橘逾淮為枳原文是什麼

教育4.37K

橘逾淮為枳,拼音是jú yú huái wéi zhǐ,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意思是:淮南的橘樹,移植到淮河以北就變為枳樹。現在引申為環境變了,事物的性質也變了。記敍春秋時齊國政治家晏嬰的思想、言行、事蹟的書,也是我國最早的一部"短篇小説集"。下面一起看看橘逾淮為枳原文是什麼?

橘逾淮為枳原文是什麼

1、原文:晏子將至楚,楚聞之,謂左右曰:“晏嬰,齊之習辭者也,今方來,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對曰:“為其來也,臣請縛一人,過王而行,王曰:‘何為者也?’對曰:‘齊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盜。’”晏子至,楚王賜晏子酒,酒酣,吏二縛一人詣王,王曰:“縛者曷為者也?”對曰:“齊人也,坐盜。”王視晏子曰:“齊人固善盜乎?”晏子避席對曰:“嬰聞之,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今民生長於齊不盜,入楚則盜,得無楚之水土使民善盜耶?”王笑曰:“聖人非所與熙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春秋?楚王欲辱晏子指盜者為齊人晏子對以橘》)

2、譯文:晏子將要出使楚國,楚王聽説這消息以後,對身邊的人説:“晏嬰是齊國善於辭令的人,現在他要來,我想羞辱他,該用什麼辦法?”身邊的人回答説:“等他到來的時候,請讓我捆綁一個人在您面前經過,您就説:‘這人是幹什麼的?’我回答説:‘是齊國人。’您問:‘犯了什麼罪?’我回答説:‘犯了偷盜罪。’”晏子到了楚國,楚王賜給晏子酒喝,喝酒喝得正暢快的時候,兩個官吏捆着一個人來到楚王跟前,楚王説:“捆着的人是幹什麼的?”官吏回答説:“是齊國人,犯了偷盜的罪。”楚王看着晏子説:“齊國人本來就善於偷盜嗎?”晏子離開座位嚴肅地回答説:“我聽説過,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樹,生長在淮河以北就變成枳樹,只是葉子相似,它們的果實味道不一樣。為什麼會這樣呢?是因為水土不一樣。現在人生長在齊國不偷盜,進入楚國就偷盜,該不會是楚國的水土使人變得善於偷盜吧!”楚王笑着説:“聖人是不能跟他開玩笑的。我反而遭到羞辱了。”

關於橘逾淮為枳原文是什麼的相關內容就介紹到這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