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出塞翻譯

教育8.61K

全詩

軍歌應唱大刀環,誓滅胡奴出玉關。

只解沙場為國死,何須馬革裹屍還。

“馬革裹屍還”出自徐錫麟所作的《出塞》,該詩中詩人運用很多反映古代將士英勇征戰、為國捐軀的典故,以抒發詩人為國效力的豪情壯志,表達了詩人願為推翻帝制,振興中華英勇獻身的崇高精神。

馬革裹屍還全詩 出塞翻譯

《出塞》翻譯

倡戰鬥歌應該唱凱旋歌,只有戰鬥勝利了,踏着凱歌勝利回來,才是最光彩的事。

我立下誓言,決心衝出玉門關去,把入侵的敵人全部消滅乾淨。

愛國的熱血好男兒,只知道在戰場上為國捐軀。

萬一我在戰鬥中犧牲了,也不必用馬皮把我的屍體包裹着回來。

《出塞》註釋

①出塞:本是樂府舊題,後人多用此題反映軍旅、邊塞生活。

②軍歌:這裏有高唱讚歌、慷慨從軍的意思。大刀環:戰刀柄上有環,環和“還”諧音,所以用它隱喻勝利而還。

③胡奴:中國古代對北方和西方各族的泛稱,這裏是清朝統治者的蔑稱。玉關:即玉門關。這裏借喻山海關,指要把清朝統治者趕出中原。

④解:知道,懂得。沙場:戰場。

⑤何須:何必要。馬革裹屍:英勇作戰而死,屍體以馬革包裹而還。

《出塞》賞析

該詩首句起始,即以豪邁的氣勢將讀者帶到邊塞之上,讓讀者一起來領略這雄壯的從軍的氣魄。“應唱”是理直氣壯的唱,是充滿信心的唱,出征之前就有必勝的把握,一定要戰勝敵人,一定要凱旋迴鄉。詩裏沒有愁苦,沒有悲傷,有的是對前來送行的家人的安慰和鼓勵。這種慷慨激昂之情,在歷史上是不多見的。

次句承接前文,講此次出征的目的,就在於消滅敵人。以“誓滅”兩字表示出征的決心和信心;為此才來到玉門關外。正是為了保衞祖國、為了消滅敵人,才不怕艱苦,不怕犧牲,挺身赴沙場。

以上兩句寫出徵前和出征後的思想和決心。

第三句在前句的基礎之上,更進一步深化出征戰士的思想境界,把他們出征的雄心和壯志上升到為國犧牲的高度。“只解”是説心中所存唯一的念頭,排除了其他的種種想法。

古人在對待“死”的問題上,很崇尚為國而死,為朋友而死,為公而死,為義而死,等等,其中尤以為國捐軀被看作無上光榮的事,尤其是戰場上為國犧牲,更是高於一切的莫大榮幸。這句詩正好體現了上述內容,強調了“為國”二字。

末句,總領全詩,從反面講,為國犧牲、戰死沙場,既然是人生最大的榮幸之事,那麼,對於屍體歸葬的問題,就不必考慮了。

徐錫麟把東漢時期馬援“馬革裹屍”的思想又作了更進一步的發揮,他用了“何須”兩個字,認定了只要為國犧牲不問其它;至於屍體歸葬故土的問題,並不重要,所以才説“何須……還!”

馬革裹屍還全詩 出塞翻譯 第2張

《出塞》創作背景

1905年,清王朝在各省擴練新軍,以加強反革命的武裝力量,作者決定“捐官”去日本學陸軍,以便掌握軍隊。出發前夕,作者到奉天、吉林等地,察看形勢,面對沙俄與日本兩個帝國主義國家在中國東北的角逐,無限感慨,於是創作出《出塞》。

《出塞》作者介紹

徐錫麟,字伯蓀,號光漢子,浙江紹興人。1901年任紹興府學堂經學兼算學教習,後任副監督。1903年應鄉試,名列副榜。旋赴日本考察。1904年回國,參與創辦熱誠學堂,提倡軍國民教育;同年到上海訪問蔡元培加入光復會,以後成為該會的領導人之一。

1905年在紹興參與創辦大通師範學堂,設體操專修科,培養小學教師,暗中培養反清軍事人才。同年冬,赴日本學習陸軍。1906年回國,他出錢向清政府捐得了道員,打進清政府內部,在安徽任巡警處會辦兼巡警學堂監督,進行祕密的革命活動。

1907年兼巡警學堂堂長,同年7月他和秋瑾約定7月8日在安徽、浙江兩地同時起義,後因風聲日緊,恐怕事情泄露,準備7月6日在安慶槍殺巡撫恩銘,率眾起義,不幸失敗被捕,壯烈犧牲。輯有《徐錫麟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