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意思

教育3.05W

翻譯: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髮滿頭。該句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所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夢微之》,全詩用夢中相會之愉悦和醒來之痛苦相對比,以樂景襯哀情,更突出了對故人的思念之切和對自己現實不幸的感傷和惆悵。悼亡之情,銘心刻骨,如泣如訴,催人淚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翻譯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意思

《夢微之》原文

夢微之

唐·白居易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

阿衞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

《夢微之》翻譯

夜裏夢見與你攜手共同遊玩,早晨醒來淚水流滿絹帕也不擦拭。

在漳浦我三次生病,長安城草生草長已經八個年頭。

想你逝去九泉屍骨已經化成泥沙,我還暫時寄住人間白髮滿頭。

阿衞韓郎已經先後去世,黃泉渺茫昏暗能夠知曉嗎?

《夢微之》註釋

1、微之:唐朝詩人元稹,字微之,與詩人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

2、“漳浦”句:以三國時劉楨卧病漳浦自比。漳浦,指漳河。今山西省東部有清漳、濁漳二河,東南流至河北、河南兩省邊境,合為漳河。

3、“咸陽”句:指元稹已死多年。元稹死於大和五年(831)七月,次年七月葬咸陽縣(治所在今陝西咸陽)。宿草,指墓地上隔年的草,用為悼念亡友之辭。

4、君埋泉下:指微之去世。

5、寄人間:寄居人間。

6、阿衞:微之的小兒子。韓郎:微之的愛婿。

7、夜台:指墳墓,因為閉於墳墓,不見光明,所以稱為夜台,後來也用來指代陰間。茫昧:模糊不清。

《夢微之》賞析

詩的首聯點出夢中與老友元稹相會和醒來的惆悵;頷聯寫自己身體多病,而老友已長眠地下近十年;頸聯設想老友一身枯骨已化作泥土,自己徒剩一具軀殼寄於世間;尾聯告訴老友,兒子愛婿已相繼離世。

“夜來攜手夢同遊,晨起盈巾淚莫收”。夢中二人攜手同遊,他們可能意氣風發地暢談天下大事、黎明蒼生;可能痛斥那宦海風波、官場污濁;可能恥笑那魑魅小人、假義君子……可是夢總有醒來的時候,淚水打濕了絹帕,老淚縱橫也無心擦拭了。時年,白居易已經是一位風燭殘年的老人。

“漳浦老身三度病,咸陽宿草八回秋”。時間蹉跎了芳華,元稹死後,白居易的一把老骨頭也不得安生,只是淡漠地看着長安城的草生草長。白居易與元稹一別已是九年,而且還會有好幾個九年,直到自己也身赴黃泉。而自己的生老病死,已經沒有了元稹的參與。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白居易是一位“深入淺出”型的沉思者:孤高、正直、磊落、坦蕩。這句話正是白詩在字面、形式上看似淺顯,而情意、內涵甚深的表現。詩人寫下這首詩時,身邊不是缺乏朋友,亦不是敵人氾濫。

“阿衞韓郎相次去,夜台茫昧得知不”。高壽的詩人目睹了後輩們的離去。一方面,活着的人想要知道死去的人的情況,另一方面,活着的人總是念念不忘地將人世間的新鮮事兒禱告給死者,縱然知道是徒勞,還是懷着這份希望。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翻譯 君埋泉下泥銷骨我寄人間雪滿頭意思 第2張

《夢微之》創作背景

唐貞元十七年(801),30歲的白居易在長安結識了23歲的元稹,他們為對方的文采精華而折服,政治上又都反對宦官專權、提倡輕徭薄賦。為了實現古代仕人懷有的那份安邦定國的宏偉抱負,二人同時參加了吏部的制科考試,並且同時當上校書郎。雖是個閒官,倒也可自得其樂。直到元稹因敷水驛事件得罪宦官、被貶下放,白居易以死上書無效。

元和十年(815),元稹被貶為通州司馬,同年白居易被貶為江州司馬。此後,二人只能互通書信、傾訴衷腸。太和五年(831),元稹病逝於武昌,次年歸葬咸陽。開成五年(840),白居易六十九歲,大病初癒,時距九年,詩人對老友的情感依舊很深。加上健康與心緒亦與日俱非,更增添了對故人的思念,在某夜夢到元稹後,詩人創作了此詩。

《夢微之》作者介紹

白居易,字樂天,晚年號香山居士。貞元十六年(800)進士,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後因上表請求緝拿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貴,被貶為江州司馬。後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其詩通俗易懂,相傳其詩作要老嫗聽懂為止。與元稹並稱“元白”,與劉禹錫首開中唐文人倚聲填詞之風。有《白氏長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