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生活 > 

端午節粽子的故事

生活3.14W

農曆五月初五是端午節,民間有吃粽子的習慣,傳説是為了紀念屈原。在戰國時期屈原抱石投江,楚國人為了不讓魚蝦啃食其身體,就划着船往江裏扔飯糰、雞蛋等,此後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風俗。

吃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粽子的故事

古人對端午,有種種説法,邯鄲淳《曹娥碑》説是祭伍子胥:“五月五日,時迎伍君。”史載伍子胥盡忠於吳,後反被吳王夫差殺,拋屍於江,化為濤神。民間傳説,伍子胥死於五月五日。

吃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粽子的故事 第2張

《會稽典錄》記,則為紀念曹娥;“女子曹娥,會稽上虞上。父能絃歌為巫。漢建武中,長沙區回忽見一士人自雲三閭大夫。謂回日:聞君當見祭,甚善。常年為蛟龍所竊,今若有惠,當以楝葉塞其上,以綠絲纏之。此二物蛟龍所憚。回依其言。

吃粽子的來歷 端午節粽子的故事 第3張

今五月五日作粽並帶楝葉、五花絲,遺風也。”《異苑》因此説,“粽,屈原姐所作。”按《齊諧記》説法,因為怕祭屈原之米被蛟龍所竊,因此創造了粽子這種形色。粽子在現在已經是家喻户曉的美食,甚至還有一些創新制作,從傳統到創新,這也是粽子的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