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燭之武退秦師的原文和翻譯

教育1.05W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

晉侯、秦伯圍鄭,以其無禮於晉,且貳於楚也。晉軍函陵,秦軍氾南。

佚之狐言於鄭伯曰:“國危矣,若使燭之武見秦君,師必退。”公從之。辭曰:“臣之壯也,猶不如人;今老矣,無能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過也。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許之。

夜縋而出,見秦伯,曰:“秦、晉圍鄭,鄭既知亡矣。若亡鄭而有益於君,敢以煩執事。越國以鄙遠,君知其難也。焉用亡鄭以陪鄰?鄰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鄭以為東道主,行李之往來,共其乏困,君亦無所害。且君嘗為晉君賜矣,許君焦、瑕,朝濟而夕設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晉,何厭之有?既東封鄭,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闕秦,將焉取之?闕秦以利晉,唯君圖之。”

秦伯説,與鄭人盟。使杞子、逢孫、楊孫戍之,乃還。

子犯請擊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與,不知;以亂易整,不武。吾其還也。”亦去之。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的原文和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翻譯

晉文公聯合秦穆公包圍鄭國,因為鄭文公曾對晉文公無禮,而且還依附楚國。晉軍駐紮在函陵,秦軍駐紮在氾水之南。

佚之狐向鄭文公説:“國家危險了,如果派燭之武去見秦君,秦國軍隊一定退走。”鄭文公聽了他的意見。燭之武推辭説:“臣壯年時,尚且不如別人,現在老了,無能為力了。”鄭文公説:“我沒有及早重用您,危急時才來求您,這是我的過錯。然而鄭亡國了,對您也不利啊!”燭之武答應了。

夜裏,把燭之武用繩子從城上墜下去見到秦穆公,燭之武説:秦、晉圍攻鄭國,鄭國已經知道就要滅亡了!如果鄭國滅亡對您有好處,怎敢冒昧地拿這件事情來麻煩您。越過其他國家而在遠方設置邊邑,您知道這不好辦,哪能用滅鄭來加強鄰國的實力呢?鄰國實力增強,就等於您的力量削弱了。

如果不滅鄭國而使它成為您東方道路上的主人,貴國使臣經過,鄭國供應他們的食宿、給養,這對您也無壞處。再説您也曾經有恩於晉惠公,他答應給您焦、瑕兩地,可是晉惠公早晨剛剛渡河回國,晚上就在那裏築城防禦,這是您所知道的。

那個晉國,怎麼會有滿足的時候?它既以鄭國作為東邊的疆界,又要擴張它西邊的疆界,如果不損害秦國,它到哪裏去奪取土地?損害秦國而讓晉國得利,希望您還是多多考慮這件事。

秦伯很高興,與鄭國結盟,派杞子、逢孫、楊孫戍守鄭國,秦伯就回國了。

晉國大夫子犯請求攻打秦軍。晉文公説:“不可,如不是秦國國君的力量,就沒有我的今天。依靠過別人的力量而去損害別人,這是不仁道的;失去同盟國,這是不明智的;用混亂相攻取代聯合一致,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們還是回去吧!”於是晉國也撤離鄭國。

《燭之武退秦師》註釋

①燭之武:本名武,此處指燭地叫武的人。退:使撤退。

②晉侯:晉文公。秦伯:秦穆公。

③無禮於晉:指晉文公重耳作公子時流亡經過鄭國,鄭文公不以禮相待之事。

④貳:對晉有二心,與楚親近。晉、楚城濮之戰時,鄭國曾派兵援助楚國。

⑤軍:駐紮。函陵:地名,在今河南新鄭北。

⑥氾(fán)南:水之南。

⑦佚之狐:鄭國大夫。鄭伯:鄭文公。

⑧縋(zhuì):系在繩子上放下去。

⑨鄙:邊疆,這裏作動詞,意為開闢邊疆。越國以鄙遠:越過晉國把遠離秦國的鄭國作為邊境。

⑩東道主:東方道路上招待客人的主人,後泛指接待或宴客的主人。

⑪行李:外交使節。

⑫共:同“供”,供給。乏困:在食宿方面的不足。

⑬賜:恩惠,指秦穆公幫助晉惠公回國繼位之事。

⑭版:打土牆用的夾板,這裏指防禦工事。

⑮厭:同“饜”,飽,滿足。

⑯封:疆界,這裏作動詞,意為疆界。

⑰闕:通“缺”,損害。

⑱説:同“悦”,喜悦。

⑲杞子、逢孫、楊孫:都是秦國大夫。戍:防守。

⑳子犯:狐偃,字子犯,是晉文公的舅父。

㉑微:非,無。夫人:此人,指秦穆公。

㉒敝(bì):動詞,害。

㉓所與:同盟者。

㉔知:通“智”,明智。

㉕亂:分裂。整:聯合,團結。

燭之武退秦師原文及翻譯 燭之武退秦師的原文和翻譯 第2張

《燭之武退秦師》賞析

全文形象鮮明,語言優美,層次分明、組織嚴密,説理透徹、邏輯有力。

文章一開頭就造成一種緊張的氣氛:秦晉兩大國聯合起來圍攻鄭國,戰爭如箭在弦上,一觸即發,為下文燭之武臨危受命埋下伏筆。並埋下兩處伏筆:鄭無禮於晉,與秦無關;晉、秦不在一處。

第二部分段寫燭之武臨危受命。他在鄭伯一番誠意和透徹的分析下,拋開個人感傷和利益,承擔起關係國生死存亡的重任,體現燭之武的深明大義。其中,佚之狐舉賢和燭之武先“辭”後“許”,行文波瀾起伏,頗具戲劇性。

第三部分是全文的主體,也是説退秦師的關鍵。分四個層次:

一是燭之武站在秦國的立場上説話,引起對方好感;

二是説明亡鄭只對晉國有利,“亡鄭”、“陪鄰”、“舍鄭”,皆對秦國有害無益;

三是陳述保存鄭國,對秦國有好處;

四是從秦、晉兩國的歷史關係,舊事重提,觸及秦伯的恨處,説明晉國過河拆橋、忘恩負義,並分析晉國貪得無厭,後必“闕秦”。燭之武的説秦之詞,句句令人毛骨悚然,具有撼人的邏輯力量,從而使秦穆公意識到晉強會危秦,於是與鄭國訂立了盟約,乃至幫助鄭國。

第四部分敍述晉師撤離鄭國,同時體現一代霸主晉文公的政治遠見。此段行文又一張一弛,先是“子犯請擊之”,令氣氛陡然又緊;文公“未可”,又鬆;直到“亦去之”,讀者的心才安然放穩。

《燭之武退秦師》創作背景

魯僖公三十年(公元前630年),晉國和楚國大戰於城濮,結果楚國大敗,晉國的霸業完成。在城濮之戰中,鄭國曾協助楚國一起攻打晉國,而且晉文公年輕時流亡到鄭國,受到冷遇,所以文公把新仇舊怨加到一塊,於兩年後聯合秦國討伐鄭國。鄭伯聞訊後,派燭之武面見秦穆公,勸他退兵。

燭之武巧妙地利用秦、晉兩國的矛盾表現出處處為秦國利益着想的樣子,分析當時的形勢,抓住利害關係,説明保存鄭國對秦國有利,滅掉鄭國對秦國不利的道理,終於説動秦國退兵。晉軍失去盟軍支持後,也被迫撤離了鄭國。此文即是記敍了這一歷史事件。

《燭之武退秦師》作者介紹

左丘明(約公元前502—約公元前422年),姓左,名丘明(一説複姓左丘,名明,也有人説他姓丘,名明,因其父曾任左史官,故稱左丘明),春秋末期魯國人,曾任魯國史官。

漢代史家司馬遷稱其為“魯君子”。相傳他鑑於魯史《春秋》太簡,恐後學弟子各持異説,失其真意,寫成《左氏春秋》,後世稱為《左傳》。還編著有《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