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糟魚有什麼歷史

教育2.84W

糟魚是東平縣的漢族傳統名吃之一,此菜顏色鮮嫩,白中泛黃,鱗光閃亮,骨酥肉爛,鹹中有甜,清秀宜人。那麼網友們知道糟魚有什麼歷史嗎?感興趣的網友們,下面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糟魚有什麼歷史

1、糟魚的原產地在東平州城(今水滸故里山東省東平縣州城街道辦事處駐地),屬於聖旨骨酥魚的一個分支。是東平當地著名傳統特產“兩蛋一腥”(兩蛋:松花蛋、紅心鴨蛋)中的“一腥”。據有關記載和傳説,糟魚的創制,始於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至今已歷三百餘年。州城歷史上以製作糟魚著稱的有聶、謝、趙、王諸家,以聶家糟魚最負盛名。

2、烹製好的糟魚,具有魚體完整、肉質鬆軟,骨爛如泥,肥而不膩等特點。成品魚呈醬黃色,醇香爽口,色味俱佳糟魚味美價廉,是一般老百姓喜愛的佳餚。但缺陷是魚的鮮味沒了,有糟的異味,吃完回口還略有苦腥味,所以,糟魚在窮苦階層有市場,很難登上“大雅之堂”。

3、在過去,特別是州城內那些從事拉車挑擔或做小買賣的窮苦人,他們碰上收入較好的時候,就買上二兩酒,一包糟魚(過去糟魚用蓮葉或麻子葉包),一手端着酒碗,一手拿着糟魚,蹲在酒店門口,飲酒,吃魚,談天説地,高興了還來上一段“梆子腔”,説什麼“有酒有魚有白麪,給個知縣也不換”。當他們負債賠錢的時候,也要賒二兩酒,一包魚,蹲在那裏借酒澆愁。

以上就是對於糟魚有什麼歷史的相關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