酷知吧

位置:首頁 > 教育 > 

冬至廣東吃什麼

教育1.2W

“冬至大過年”是廣東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對於廣東人來説,冬至是一個十分重要的節日。那麼冬至廣東吃什麼呢?

冬至廣東吃什麼

1、廣州:煲湯圓殺雞鴨。“冬大過年”、“肥冬瘦年”是廣州人從小聽到大的諺語。廣州人過冬至,通常會煲湯圓、殺雞殺鴨,跟家人一起圍坐着吃頓豐盛大餐。

2、佛山:蒸“鬆糕”。鬆糕有高升大發的好意頭,所以蒸鬆糕也是不能少的。

3、順德:圍爐。打邊爐實際為打甂爐,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漢族名餚。在順德,一家人圍坐打邊爐過冬至,寄託着團團圓圓、暖暖和和過好這個冬的期許,盼一家人平安健康,共迎春節!

4、中山:食“水欖”。中山的“湯圓”並不圓,像橄欖狀,故稱“水欖”。餡料通常是蓮蓉或綠豆沙,再加入一些菊花肉。

5、陽江:“鹹湯圓”。陽江人過冬至,會做當地的特色傳統美食—鹹湯圓,寓意“一家團圓、美滿幸福”。陽江人把湯圓稱為“圓子”,和普通湯圓不一樣,餡不是包在湯圓裏面,而是把湯圓切成粉粒,湯圓餡放湯裏煮開,聞到香味後,再放湯圓一起煮。

6、梅州:“酒煮羊肉”。客家人稱冬至為“過冬”,按照習俗家家户户都要“好好地吃一頓”。冬至前後,梅州客家人都喜歡吃羊肉煮酒,認為在冬至時節食用對身體大有裨益,因此酒煮羊肉成了客家人的冬至時令美食。此外,這一天釀造娘酒也是梅州地區最重要的習俗之一。這習俗已傳承上千年,至今仍盛行不衰。冬至當天一大早,許多村民都在家中忙着釀造客家娘酒。客家人認為,冬至時的水味最醇。

7、東莞:做“冬團”。冬團是道滘羣眾在冬至時節(俗稱“做冬”)必吃的一樣傳統食品,由糯米皮和餡兩部分組成。冬團的餡通常以眉豆為主要原料,還會加入花生等材料,分甜鹹兩種口味。做好的冬團需要用油刷一遍,然後用蕉葉墊好放在蒸籠裏蒸熟。

8、惠州:艾角。艾角,是廣東一帶的漢族傳統小吃,屬於粵菜系。製作艾角的主要原料是艾和糯米粉。製作“艾”是最為重要的一環:先取本地野生艾草,用開水煮後用竹筲箕背擦磨成絨狀,製成食用艾。之後混合米粉做成粉皮,以鹹、甜各料做餡包成角狀。惠州過冬食用的艾角多采用鹹料,傳統用料多為蘿蔔絲、豬油渣、蝦頭、五香粉等,蒸熟即可食用。

9、汕尾:冬節鴿。冬節鴿又稱冬節蛤、冬節粿,是流行於廣東汕尾一帶的漢族小吃,一般到冬至節時家家户户都會做,因其形狀與蛤蜊的肉相似,故取名為”冬節蛤“,又由於方言的”蛤“和”鴿“同音,而後部分不清楚的以為是”鴿“,所以又叫冬節鴿;是廣東海陸豐特色小吃代表,至今已經成為汕尾日常食品。

10、潮汕:冬節圓。潮汕地區民諺雲:“冬節大如年”、“冬節沒返沒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這一天無論如何要趕回家敬拜祖宗,否則就是沒有祖家觀念。潮汕人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當作團圓節。潮汕的人們吃了冬節圓後,還要在家宅的門、窗、桌、櫥、梯、牀等顯眼處粘附兩粒冬節圓,甚至漁家的船首,農户耕牛的牛角,果農種植的果樹也不例外。

11、湛江:煮姜飯。湛江吳川吃煮姜飯。姜飯是畲族的風味小吃,部分畲族羣眾於春耕時有吃薑飯習慣。姜飯製作方法是先將鍋燒紅放入少許食油,然後倒入搗碎的薑末,炒片刻,加入水、鹽以及大米(糯米、梗米均可)燜熟。姜飯具有味辣、香的特點,有消除疲勞作用。

12、河源:吃蘿蔔粄。俗話説“冬至大過年”,對於客家人來説,冬至是一個大節日,每家每户過冬至都做足了準備,其中,蘿蔔粄是最具客家風味的冬至食品,在客家人的餐桌上必不可少。對河源人而言,對於蘿蔔粄的回憶,就會想起每逢冬至節日與奶奶和媽媽圍在灶頭捏蘿蔔粄的情景,蘿蔔粄的製作手藝,多是女性在傳承賢惠的客家女人,大多都會製作蘿蔔粄,她們都是從自己的母親那裏學會捏蘿蔔粄。

13、茂名:菜包籺。菜包籺餡料和煮籺是相同的,不過包成球形的包子狀,然後用乾淨燙熟的大片生菜葉包住,再放進籺籃蒸熟,無須用湯煮。蒸熟後有韌性的籺身包在柔軟的菜葉裏,入口另有一番風味。

以上就是給各位帶來的關於冬至廣東吃什麼的全部內容了。